导演甩锅关评论, 观众大呼3集18比万海冤! 《以法之名》活该被骂

发布日期:2025-07-19 18:57    点击次数:162

昨日,近期爆火的《以法之名》迎来了大结局。无数被之前剧情整上头的观众纷纷扫码支付,想要对大结局一睹为快!结果,花了18,快乐没有买到,反而收获了一个大烂尾!该活的没活,该死的没死也就算了,结尾几集还逻辑崩塌,节奏稀碎,注水严重,看的观众直接心梗,大呼这18画的比万海还冤!刚想去骂导演泄愤,结果发现导演直接发了一段甩锅的文字,留下挑衅的结尾,然后,直接关闭了评论功能!

这一系列的操作令观众更加愤怒,集体发文吐槽,将#以法之名烂尾#的词条送上了热搜第一!而且这一次,几乎没有任何反对意见,作为同样花了18的小编觉得,《以法之名》被骂成这样,活该!

不该死的死了,该死的不死,轻飘飘的处罚让观众期待尽丧

最后几集,首先让大家不满的就是主要任务的结局了!2025年了,作为一部号称大尺度的反腐剧,竟然还能让该死的不死,该有罪的只是被调离或降职?至于,不该死的,还安排了死在黎明前!

不是,导演编剧有病吧?诚然,或许现实有些时候比这部剧的结尾更让人觉得憋屈!但这是部反恶反腐剧,还是上星央视的,总该传递更多的正能量,给观众更多的希望吧?

结果呢?东平的黑恶势力被铲除,保护伞倒台,表面上结局符合主流逻辑,但表面之下,那些黑底白字的结局能让人信服吗?

之下前期渲染的这么到位的万海,全剧最大的线索人物,撑了30多集,结果死在黎明前?导演是想表达什么呢?是办案人员的无能还是恶势力的狡诈险恶呢?在观众看来,都不是,只是这个剧烂尾的开始!

而在全剧结尾,对主要涉案人物的结局采用和《人民的名义》一样的处理,且不论《人民的名义》这样的处理是水到渠成,就说都已经是文字处理了,你就不能让观众有罪有因得的舒适感呢?

特别是兰景茗的全身而退和许言午的洗白。兰景茗作为东平政法一把手,她在系统里一手扶持自己的势力,提拔起来的亲信全是狼,更是为了政绩强行坐实万海案,这样的一把手结局只是被撤职,留党察看一年,不是说好刀刃向内吗?这样钝的刀刃向内又有什么意义呢?

更让人无语的是许言午,或许导演想要让这部剧有悬疑感而刻意增加反转,但问题是强行反转的人物只能让人觉得突兀。许言午在被洗白之前,可以说对所有的事件都一清二楚,甚至连最大保护伞是谁也知道,只是为了明哲保身,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就连百度百科的人物介绍里都把他定义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。结果,最后洗白了,甚至还有高光时刻?这样的结局对于乔振兴公平吗?对于观众的期待,不是戏弄吗?

正反派集体降智,剧情做上过山车,为了结尾而结尾

除了各色人物令人失望的结局,这部剧之所以烂尾最大的原因还在于后几集离谱的剧情。《以法之名》之所以前期备受好评,很大的原因在于,正反两边势均力敌,剧情环环相扣,特别是中间部分,剧情推进堪称精彩,这也才使得口碑持续发酵,收视屡创新高!

可是,最后几集,这剧就像换了导演和剪辑一样,为了结尾而结尾,且不说36集已经不少了,就说你保持剧集中间部分的节奏,你就算拍到40多集,观众也会买账。

可现在呢,最后几集,为了结局,为了推动剧情无所不用其极。正反派集体降至,正派对监控熟视无睹,反派用证据和正派谈条件,而反派在知道大势已去之后还不跑!

不是,导演到底知不知道观众要看什么?反转也好,激战也好,不过是给这类剧锦上添花,观众对反恶反腐剧要的是势均力敌最后正派大获全胜的爽感,不是双方接二连三降智,靠反派内讧而取得胜利,这不是胜利,只是个结果!一个让人如鲠在喉,不吐不快的结果!

精彩的故事,稀烂的节奏和剪辑

而这些所有的问题,归根到底,是导演和编剧的问题!说实话,虽然这些年内娱烂片不少,但真的很少出现像《以法之名》这样,高开爆走,结果烂尾塌房的情况了!

作为观众,看过这么多剧,自然能看出《以法之名》是好故事,在结尾之前,整个剪辑也不错!可是,再好的故事,结尾收不好也是败笔。

《以法之名》前期将剧情细节铺设的非常到位,结果到了结尾,节奏全乱,剧情推进突兀,还用大量回忆破坏故事节奏,水剧情!这样明显的缺点,却被导演甩锅演员,只能说,观众不是瞎子,演员演技我们看的出!反而,作为核心演员,杨烁都不知道自己饰演的万海是什么结局,这难道不是导演的过错吗?

《以法之名》收官,本以为时隔多年终于有了一部可以和《人民的名义》比肩的神作,结果是以烂尾收场,难怪观众会集体吐槽,毕竟期望愈高,失望越大!那么你超点《以法之名》了吗?你觉得这18花的冤吗?